联合调研组赴我校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专项调研

时间:2025-04-16  来源:安教中心     

4月16日下午,由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二司处长肖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副处长王林肯带队的联合调研组,在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杨建飞、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处处长叶丹等陪同下,赴我校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专项调研。副校长张水潮及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与接待。此次调研正值国家《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收官关键阶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为全国化工行业源头防控工伤风险探索可复制的经验路径。

调研组首站抵达化工安全实训中心。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敏杰向调研组系统介绍了培训内容和中心运行情况,肖斌处长特别关注实训设备与行业最新技术标准的同步性,指出"这种沉浸式培训模式能有效弥补企业员工安全操作的经验盲区"。

在行政楼318会议室举行的专题座谈会上,胡敏杰从二方面展开汇报一是联合继续教育学院以"模块化+场景化"设计匹配《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已累计为宁波600余家涉危主体提供定制化培训;二是介绍了由宁波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宁波地区化工园区共建有化工特色的沉浸式工伤预防体验项目建设规划,该项目将极大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培训效果。继续教育学院阮东波介绍,2022-2023年累计培训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人员及重点岗位人员逾3680人,形成"五化"特色模式:企业分类化、师资专家化、案例本地化、服务规范化、评价科学化。

调研组充分肯定宁波经验对全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示范价值。王林肯副处长高度肯定宁波"全链条风险智控"经验,强调人社部将进一步完善工伤预防费使用机制,支持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

随着2025年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收官在即,此次调研不仅是对阶段性成果的检验,更预示着危险化学品领域工伤预防工作将进入深化阶段。政校企协同的创新模式,正在成为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促进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4月16日的这场调研,既是对"十四五"期间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工程的总结,也为"十五五"期间全国范围内推广标准化培训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